星期一至五 - 11:00a.m. - 8:00p.m.

星期六        -  11:00a.m. - 4:00p.m.

星期日及公眾假期         休診

  • +852 23866388

English

科學濃縮中藥沖劑

曾榮獲UKAS ISO9001:2008品質認證嘉許,中藥衛生處理,安全放心。

中醫中藥

針灸針刺治療

衛生署註冊針具儀器,一次性針,安全衛生。

針灸治療須知

應診時間

星期一至五 - 11:00a.m. - 8:00p.m.

星期六        -  11:00a.m. - 4:00p.m.

星期日及公眾假期         休診

 

標本兼治,針對病因。

舒緩症狀,改善姿勢或養成良好運動習慣,保養關節,保持活動能力。

足夠休息,已進食適量食物。切忌針前過於操勞,缺乏休息。若對於針有極大恐懼,或日常易低血壓頭暈者,更應針前將情況告知診所人員。

有線電視專訪坐骨神經痛成因,及針灸治療的原理及療效。

針灸坐骨神經痛

物理治療

     科學為證

中醫中藥

     忠於傳統

衛生署註冊濃縮中藥

     安全、衛生、可靠

致電查詢

     +852 23866388

歡迎電郵詢問

     或致電診所職員查詢

聯絡我們

頭痛是指頭或上頸部位置疼痛症狀。頭部疼痛可源於頭部除腦組織外的軟組織,可包括骨膜、筋膜、鼻竇、眼、耳,甚或腦膜及脊膜。

此外,動靜脈血管或三叉神經發炎,或受壓刺激,亦可產生頭痛。頭痛性質表現各異,可表現為刺痛、鈍痛、間竭性、持續疼痛、或随經期陣發疼痛。

頭痛的原因可以分為兩類,原發性頭痛和繼發性頭痛。原發性頭痛是源於頭部疾患產生的痛症,包括張力性頭痛 (Tension Headache)、偏頭痛 (Migraine)、叢發性頭痛 (Cluster Headache)、三叉神經痛 (Trigeminal Neuralgia) ;繼發性頭痛是由身體其他疾病所引致的頭痛,例如高血壓等。

張力性頭痛為頭痛的主因,臨床90%的頭痛病症為張力性頭痛。病者通常可見前額側太陽穴位置疼痛,其主因為頭部肌肉攣縮所致,發作與情緒緊張有關,臨床可見病人合併焦慮症、使用過量止痛藥,或自訴長期壓力過大者。此外,病者亦應留意頸部亦可引致頸源性頭痛。

鑑別頭痛類型,若疼痛伴隨血管搏動感覺, 則屬於血管性頭痛,繼而再分為偏頭痛及叢發性頭痛。臨床大部份血管性頭痛為偏頭痛,只有少量為叢發性頭痛,後者約佔所有頭痛病例的1%。60%的偏頭痛會局限一側疼痛,病人會有噁心、怕光、怕嘈吵情況,多出現在25至55歲人士,受影響人數女性多於男性,病嚴重程度與精神壓力有關。

偏頭痛可再細分為普通型偏頭痛及典型偏頭痛。普通型偏頭痛者遠多於典型偏頭痛,而典型偏頭痛者發作前會有先兆症狀,包括視覺障礙、半身肢體皮膚感覺異常或活動障礙。普通型偏頭痛頭痛通常長達4至12小時;典型偏頭痛疼痛1小時以內。偏頭痛患者平均每月疼痛1.5次,其中10%患者每星期發作1次,並有高達15%的患者每月有15天有頭痛症狀。

叢發性頭痛疼痛程度劇烈,患者可伴隨發作同側的眼結膜充血流淚、同側鼻腔充血流涕、同側眼皮水腫、前額及臉部出汗,甚或瞳孔縮小、眼皮下垂。

頭痛偏頭痛的中醫治療

中醫文獻早有論述頭痛症狀,例如 "真頭痛"、"腦痛"的名稱。《靈樞.厥病》:"真頭痛,頭痛甚。腦盡痛,手足寒至節,死不治。"中醫認為頭者,精明之府,髓海之所在,手足三陽經脈及督脈肝脈皆上會注於頭,故又稱為"清陽之府"、"諸陽之合"。凡五臟精華之血,六腑清陽之氣,皆上注於頭部。因此,外感六淫之氣,內傷七情,臟腑氣血失調都可引致頭痛。中醫頭痛分清頭痛位置,例如太陽頭痛見後枕痛,並下連於項;陽明頭痛多見於前額及眉棱;少陽頭痛症狀見頭側兩邊痛,可伸延至耳;厥陰見巔頂頭痛,甚至連於目系。

中醫治療頭痛會包括中藥及針灸穴位:

  • 中藥處方按病因症狀而定,例如分型風寒、風熱、風濕、肝陽、肝火、氣虛、血虛、痰濁、陰虛、陽虚、血瘀頭痛,並依循頭痛位置決定受病經絡及用藥,例如後枕位屬太陽經,可加用葛根;前額痛為陽明經病,隨症加用白芷;耳旁為少陽經,可加用川芎。
  • 中醫針灸審因論治,選取近遠端穴位,例如風證取風池,肝陽取率谷,氣血陰陽則使用對症穴位,這往往能起沉痾頭痛宿疾。

 

針灸、中醫及物理治療方法


參考資料:

《素問.奇病論》:"帝曰: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已,此安得之,名為何病。歧伯曰:當有所犯大寒,內至骨髓,髓者以腦為主,腦逆故令頭痛,齒亦痛。"

《濟生方.頭痛門》:"凡痛者,血氣俱虛,風、寒、暑、濕之邪傷於陽經,伏留不去者,名曰厥頭痛。"

《蘭室秘藏.頭痛門》云:"太陽頭痛,惡風脈浮緊,川芎、羌活、獨活、麻黃之類為主;少陽經頭痛,脈弦細,往來寒熱,柴胡為主;陽明頭痛,自汗發熱惡寒,脈浮緩長實者,升麻、葛根、石膏、白芷為主;太陰頭痛,必有痰,……蒼朮、半夏、南星為主;少陰經頭痛,三陰三陽經不流行而足寒氣逆為寒厥,其脈沉細,麻黃附子細辛為主;厥陰頭頂痛,或吐痰沬厥冷,其脈浮緩,吳茱萸湯主之。"

《臨證指南醫案.頭痛》鄒時乘按:"頭為諸陽之會,與厥陰肝脈會於巔,諸陰寒邪不能上逆為陽氣窒塞,濁邪得以上據,厥陰風火,乃能逆上作痛。故頭痛一症,皆由清陽不升,火風乘虛上入所致。觀先生於頭痛治法,亦不外此。如陽虛濁邪阻塞,氣血瘀痹而為頭痛者,用蟲蟻搜逐血絡,宣通陽氣為主;如火風變動,與暑風邪氣上鬱而為頭痛者,用鮮荷葉、苦丁茶、蔓荊、山梔等,辛散輕清為主;如陰虛陽越而為頭痛者,用仲景復脈湯、甘麥大棗法,加膠、芍、牡蠣,鎮攝益虛、和陽熄風為主;如厥陰風木上觸,兼內風而為頭痛者,用首烏、柏仁、穭豆、甘菊、生芍、杞子輩,熄肝風、滋腎液為主。"

Linde, K., Allais, G., Brinkhau, B., YuFei, Y., Mehring, M., Shin, B., . . . White, A. (2016). Acupuncture for the prevention of tension-type headache [Abstract].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ic Reviews, 19(4). doi:10.1002/14651858.CD007587.pub2. (Read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