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至五 - 11:00a.m. - 8:00p.m.

星期六        -  11:00a.m. - 4:00p.m.

星期日及公眾假期         休診

  • +852 23866388

English

慢性痛症 | 運動創傷 | 中醫內科

針對痛症原因處理,內外兼顧。

頸痛主因為頸椎病,並常伴見腕臂無力及上肢麻痹等,影響不同年齡層人士。頸痛主要原因包括運動創傷、慢性勞損及退化等。

Acupuncture Clinic 頸解剖結構

頸椎生理解剖簡介

頸椎須承受頭部不輕壓力,若一般成年人頭部淨重達4.5至5.0Kg,即頸椎承受人體總重量的8%。

頸椎除支持頭部重量外,更負責協調頭部動作,幫助頭部感官器官眼、耳、口、鼻感受環境變化及急機。頸椎尚七塊頸椎骨組成,範圍由髗底至背上端連接處:不典型頸椎(包括第一、二頸椎),典型頸椎(包括第三至七 頸椎),不同節段頸椎共同參與頸運動,包括前屈、側屈、左右傾斜及兩側旋轉的生理動作方向。運動創傷或肌肉勞損都可以引起頸痛,寒背姿勢、工作壓力亦可促使頸痛發作。更甚頸部肌肉、韌帶等軟組織與頸椎關節疾患又可以互為因果引致痛症,嚴重者頸凹陷的生理弧度亦改變,長期痛往往加促頸椎退化及引發抑郁等情緒病。

頸緊膊痛

頸痛常見原因:

頸痛的常見成因包括慢性勞損,坐立姿勢不良,工作缺乏肩頸運動,引致肌肉拉緊僵硬。若長期疏忽頸椎健康,慢性反覆頸痛患者可發現脊椎骨半脫位,或肌腱發炎退化,椎骨壓迫神經線,最終引發肩頸頭神經痛,症見不單頸椎活動受限,上肢或手指麻痹,肌肉痿縮。

頸痛主要可以分為急性頸痛及慢性頸痛。急性頸痛的定義是三至六個月以的頸痛,原因多局限為傷患的軟組織;慢性頸痛則廣泛涉及肩頸的軟組織,包括肌肉、筋膜、肌腱、韌帶等,及椎骨關節與椎間盤等。病態下神經組織的痛域降低,致其敏感度增加,平常的觸覺已能產生痛覺,神經受壓甚至可引致冷熱感覺異常,皮膚敏感度下降等現象。

急性頸痛的常見成因包括肌肉勞損、運動創傷扭傷、急性斜頸及揮鞭式損傷等;慢性頸痛則包括頸椎病、胸廓綜合症、纖維肌痛症等。

急性斜頸

亦稱落枕,或俗稱"瞓捩頸"。臨床可以急性單側性發作,入睡前表現正常,但睡醒後頸活動受限,頸作前傾及旋轉向一側。急性斜頸的原因包括急性頸肌腱勞損和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。一般症狀會於3至4天內自發痊癒,但若反覆發作,則預兆頸椎病的發生。

揮鞭式損傷

"揮鞭式損傷"或稱為"揮鞭樣損傷症候群"或"馬鞭式創傷",常見於交通意外中的車廂傷者。由於汽車急剎停及後隨車輛的再次碰撞,傷者的頸部經歷了先後兩個相反方向的非生理幅度的動作,引致較嚴重軟組織損傷及頸椎失穩。傷者若處理不當,後遺症會容易出現慢性頸痛。

頸椎病

頸椎病為頸部不適的常見原因。一般而言,頸椎病可再細分為脊髓型、神經根型、頸型、交感神經型及混合型。各分型的頸椎病症狀並不相同。例如脊髓型頸椎病的成因是脊髓壓迫,症狀可見下肢神經麻痹、肌肉無力,或反射動作異常;神經根型頸椎病視乎受壓迫神經線節數而定,疼痛範圍可及肩胛、肩膀及上肢;頸型頸椎病肩頸可見肩頸痛及活動幅度減少,;交感神經型則涉及植物神經系統,可以影嚮內臟及部份分泌腺功能。頸椎病常見成因包括頸退化性關節炎、鉤椎關節功能紊亂、頸椎間盤突出等。

以下是頸椎病的注要事項

  • 保持肩頸溫暖
  • 改善坐姿,避免坐梳化
  • 每小時做頸部運動,避免頸部肌肉繃緊
  • 避免提舉重物,如非必要,也要雙手重量平均
  • 不作"低頭族",避免長時間低頭讀書或工作
  • 改善辦公桌設計,可參考人體工學設計
  • 舒緩壓力,避免頸部肌肉收緊

頸源性頭痛

上頸椎病變可引致上頸椎神經根受壓或產生神經炎症,刺激枕大神經及枕小神經,導致後枕痛、頭側顳部或眉梭位置疼痛,甚或引發張力性頭痛。頸源性頭痛症狀包括頭後枕部牽拉感、頭皮刺痛,上頸椎有相應頸椎錯位或移位,X光張口位檢查亦可上頸椎表現旋轉、偏側或偏移等現象。(延伸閲讀頭痛篇章

纖維肌痛症

纖維肌痛症(Fibromyalgia)是非關節性類風濕病的一種,症狀見慢性及瀰慢性疼痛。約百分之二的人口受到纖維肌痛症困擾。根據美國風濕病學院的診斷標準,患者在過往一星期內,於全身十九個觸痛點上有某程度的多點數痛點,並可見慢性疲勞、睡醒後神疲及不同程度的記憶認知障礙。

 

  病理原因 症狀 治療目的
急性斜頸 肌肉勞損

頸一側旋轉方向受限

止痛,放鬆肌肉痙攣

揮鞭式損傷

相反方向非生理幅度動作

頸椎失穩慢性頸痛

增强頸椎穩定性

頸椎病

退化,姿勢,運動創傷

頸痛,神經受壓症狀

改善姿勢,鍛練肌肉

纖維肌痛症 不明

多部位同時疼痛

止痛,亦處理失眠,抑郁等

針灸、中醫及物理治療方法

  •  
    聚焦衝擊波

    衝擊波直達患處,止痛,啟動炎症修復。

  •  
    針灸治療

    舒緩肌肉痙攣,止痛,促進軟組織修復。

  •  
    拔罐治療

    鬆解攣縮肌肉組纖,改善局部血液循環。

  •  
    推拿手力治療

    回復關節正常活動幅度,改善椎骨生理弧度。

  •  
    中醫中藥

    驅風止痛,因膀胱經夾脊二旁,中藥腎藥可治療頸椎病。

  •  
    運動治療

    改善關節活動幅度及肌肉的協調能力,增加關節的穩定性。

常見問題

Q1: 那些人較常患上頸痛? 任何年紀皆會嗎?
A1: 經常伏案工作,長年使用電腦,加上工作間設計缺乏考慮人體工學因素,加大頸痛的發作率。尤其智能電話及平板電腦的普及,頸部長期因低頭姿勢加劇受壓,促使不同類型頸椎病的發生。不單出現於中老年人,青少年或兒童亦有不同程度的頸痛個案。

Q2: 頸痛能根治嗎?
A2: 絕大部的頸痛亦能因接受針灸、物理治療等而舒緩。但能否根治須視乎不同的頸椎病類型及成因,患者若按醫囑保持良好姿勢及運動,往往會有較佳的治療效果。

Q3: 交通意外所致的頸痛常見嗎?能否醫治?
A3: 交通意外所致的頸痛並非不常見,但辦公室姿勢問題引致的頸痛遠比交通意外引起的痛症為多。一般而言,交通意外會造成頸部兩次性的創傷,即揮鞭式損傷(Whiplash Injury),頸椎繼後較常遇到失穩問題,所以治療較為一般痛症的療程長。

Q4: 頸痛建議用頸托嗎?坊間有些說法不建議,同意嗎?
A4: 決定使用頸托與否應視乎疼痛的嚴重程度。假若痛程度不高,一般不建議使用;但若痛程度高,並伴隨不停的麻痹,則應使用頸托。使用時間越短越好,避免頸部肌肉痿縮,以防演變慢性頸痛。

 

報刊文章

前臂神經受壓 2020年9月2日 《香港經濟日報》 (閱讀文章)

 

參考資料

  1. Chiu TT, Leung AS. Neck pain in Hong Kong: a telephone survey on prevalence, consequences, and risk groups. Spine (Phila Pa 1976). 2006 Jul 15;31(16):E540-4.
  2. Cohen SP. Epidemiology, diagnosis, and treatment of neck pain. Mayo Clin Proc. 2015 Feb;90(2):284-99.
  3. Yuan QL, Guo TM, Liu L, et la.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neck pain and low back pain,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PLoS One. 2015 Feb 24;10(2):e0117146.
  4. Nakajima, M., Inoue, M., Itoi, M., & Kitakoji, H. (2013).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: Results of a case series. Clinical Trial Acupunct Med, 31(4), 364-367. doi:10.1136/acupmed-2013-010317(Read)
  5. Callejas-Marcos I, Torrijos-Bravo A, Torres-Chica B, Ortiz-Gutiérrez RM. Eficacia de la punción seca en la cervicalgia en comparación con otras técnicas de fisioterapia: una revisión sistemática [Efficacy of dry needling in neck pain compared with other physiotherapy techniques: A systematic review]. Rehabilitacion (Madr). 2019 Jul-Sep;53(3):189-197. Spanish. doi: 10.1016/j.rh.2018.11.004. Epub 2019 Jul 9. PMID: 31370946.(Read)
  6. Witt, C. M., Jena, S., Brinkhaus, B., Liecker, B., Wegscheider, K., & Willich, S. N. (2006). Acupunctur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neck pain. Pain, 125(1), 98–106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pain.2006.05.013 (Read

    14161名慢性頸痛患者分別參與随機及前膽性世代研究。常規藥物治療為對照組,15次的針灸治療為實驗組。結果為實驗組於Neck Pain & Disability (NPAD Scale by Wheeler) 有數據統計意義進步。實驗證明針灸在藥物的治療基礎上,相對單純藥物治療,會有更佳療效。

  7. Liu, S., Wang, Z., Su, Y., Qi, L., Yang, W., Fu, M., Jing, X., Wang, Y., & Ma, Q. (2021). A neuroanatomical basis for electroacupuncture to drive the vagal–adrenal axis. Nature598(7882), 641–645. 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86-021-04001-4
  8. Kim, R., Wiest, C., Clark, K., Cook, C., & Horn, M. E. (2018). Identifying risk factors for first-episode neck pain: A systematic review. Musculoskeletal Science and Practice33, 77–83. 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msksp.2017.11.00

 

 

其他常見相關痛症

腰背痛
肩關節痛
手肘痛
手腕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