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至五 - 11:00 - 20:00, 星期六 - 10:30 - 16:00

Change Language

談談髖響

正常可活動關節,由於關節面有軟骨覆蓋,關節可順滑作大幅度活動。若關節發出聲響,這很理所當然聯想到關節軟骨是否磨損出現問題,心怕退化是否要提早面對。

即使髖關節為常見關節退化部位,但常遇的髖活動時發出聲響原來並非一定源於髖關節內問題,可以由於髖外軟組織損擦所致,所以在這裏想跟大家談談髖響,亦分享一些簡單拉筋運動紓緩情況。

若真正源自髖關節內問題,髖活動會受限,站立時髖處明顯疼痛。若病見於老年人,常因為髖退化性關節炎,典型症狀為髖各方向活動幅度明顯受限,每每須晨運始得靈活。若為中青年,尤其頻繁跑跳運動者,見蹲下困難,髖前疼痛,則要注意成因為股骨髖臼夾擠(FAI)。

若髖關節活動幅度正常,動作時重複出現滑動雜音,則可能為外或內髖響綜合症。兩者可單獨或同時出現,但涉及全然不同肌肉。外髖響常伴見大腿前外的肌肉——髂脛束緊張,其或甚至曾患上導致膝外疼痛的髂脛束綜合症。

外髖響症狀可在髖外骨突起處,感覺到髖由屈至伸時出現可重複滑動聲,若加大力按壓,髖響可暫時消失。內髖響則源於髂腰肌肌腱,與髖關節前方骨隆起物摩擦,雜聲隨由髖屈至髖伸動作作響。此外,髖前腹股溝亦可發現壓痛點,用力按時則髖響可稍減。

內外髖響的物理治療目的強調放鬆相關肌肉,紓緩肌腱壓迫骨隆起處的壓力,簡單言之,如外髖響須放鬆髂脛束緊張,內髖響則放鬆髂腰肌。此外,亦須關注腰骶及膝踝關節活動情況,改善肌力、關節活動幅度,並注意運動技巧及適當運動量,這才能長久處理好髖響。

原文刊登於香港經濟日報理療感悟, 2024年9月4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