肩痛治療複雜定簡單?
肩膀康復困難之處,在於運動動作涉及胸骨、鎖骨、肩胛與胸臂,以及上臂之間的關節是否能正常活動。要協調上臂在多動的肩胛上活動自如,難度之高就如舞蹈員在滑板上要手舞足蹈,究竟要先練好平衡在滑板上,還是練習好動作才上滑板呢?
肩胛動作多方向,例如提肩、沉肩、前伸、後縮,似很複雜,其實更有旋上、旋下、前傾及後傾。日常簡單肩臂活動,已複合多個肩胛動作。就如舉臂向上,已包含肩胛沉肩、後縮、旋上及後傾動作。此外,上臂肱骨與肩胛肩盂間亦要活動自如。肩活動困難者,例如五十肩患者,舉手活動幅度不足,問題在於肱骨肩盂間動作受限,但病人肩胛卻奮力地前伸及上旋,努力地代償肩臂間的黏連與活動不足。
若出現肩膀疼痛,不要一味作手指爬牆或毛巾擦背操。肩膀疼痛治療原則,應先診斷疼痛源來自骨關節、肌肉或激痛點,或位置上源於肩或頸等。要分辨來源,可試試分別活動頸及肩,若頸活動時肩痛增加,則痛源多來自頸;若肩活動痛增,並有肩關節雜音,情況多因為肩問題所致。此外,若把肩推至動作幅度極限而痛增,痛源多來自骨關節;若肩出力對抗阻力痛增,痛楚因由多涉及肌肉或肌腱等。
肩痛治療方法眾說紛紜,但歸根究柢,還是如Panjabi物理治療研究所言,骨骼肌肉痛因須歸因骨關節問題、肌肉軟組織肌力柔韌度或神經系統操控的問題。例如若肩痛因為肩胛肌力失衡,如前鋸肌無力,則治療應主力肩胛前伸訓練;或肩手術後肩袖肌肉失調,胸廓肩胛節律失協,治療重點主力肩肌肉控制;又或肩峰下滑囊慢性發炎,治療除衝擊波外,亦要檢查肩胛動作失調的根本原因......
故此,肩痛治療並不能單以手指爬牆操或毛巾刷背操簡單完成。查究病因病位,明白究竟頸、肩、肌肉、肌腱或筋膜問題,才能把「打大佬級」肩痛處理好。
原文刊登於香港經濟日報理療感悟, 2024年2月2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