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談高爾夫球肘
高爾夫球肘雖知名度不如網球肘,但實際診療中並不少見。無論手肘內或外肘肌腿疼痛,成因不是因手肘過度屈伸所致,反而因手腕或手指重複用力,引致肘內外肌肉勞損。近年流行棒球與排球運動,更是要求良好手肘與肩膀發力姿勢,或這亦意味要小心肩痛與肘痛發生
不論網球肘與高爾夫球肘,成因皆與腕力反覆過度用力有關,分別波及腕指屈伸肌腱發生炎症與疼痛。
坊間常言手肘肌腱炎「長手尾」,現實上這說法並非不無道理。若肌肉無力但要反覆作用力動作,肌腱會因不斷過勞最終受傷發炎。當足夠休息與注意康復,患處應能恢復正常;若休息不足與過早操勞手腕指,肌腱修復進退失據,炎症纏擾演變慢性炎症與肌腱退化。近年醫學文獻已把長期肌腱炎定性為肌腱退化,複雜病理再不能單純冰敷休息處理,病處康復更是緩慢。
高爾夫球肘典型症狀,見內肘痛隨腕指屈握用力痛增,內肘肌腱按壓時劇痛。若手腕內側或尾指並見麻痺,則要小心鑑別神經受壓。若運動經常作拋擲動作,亦須小心為韌帶撕裂實際病因。高爾夫球肘雖普遍認為為腕屈肌腱炎症,但臨床病人多併發下頸椎病,或同側肩胛運動失調,這病況尤其反覆無常.須注意是否肩頸問題誘致上肢肌力失調,肘腕動作失常致病。
局部急性痛症,按醫生處方用藥,並予冰敷、休息,已能大大紓緩痛楚;若肘痛反覆多時,患處常處於無熱但痛情況,則要注意慢性炎症可能性。
物理治療因應炎症急慢性性質,治療或偏重止痛或者消炎。輕症者以超聲波或透皮神經電刺激,慢性者衝擊波或針剌,鬆解結痂軟組織,促進慢性發炎吸收。無論工作者或運動員,平常多訓練腕、肘及肩,避免肩肘腕重複動作,才能較徹底改變動作病因。
原文刊登於香港經濟日報理療感悟, 2024年4月24日